東莞共模電感是如何進行分類的呢?
(一)按結構分類
共模電感按其結構的不同可分為線繞式電感和非線繞式電感(多層片狀、印刷電感等),還可分為固定式電感和可調式電感。
按貼裝方式分:有貼片式電感,插件式電感。同時對電感器有外部屏蔽的成為屏蔽電感,線圈纏繞的一般稱為非屏蔽電感。
固定式電感又分為空心電子表感、磁心電感、鐵心電感等,根據其結構外形和引腳方式還可分為立式同向引腳電感、臥式軸向引腳電感、大中型電感、小巧玲瓏型電感和片狀電感等。
可調式電感又分為磁心可調電感、銅心可調電感、滑動接點可調電感、串聯互感可調電感和多抽頭可調電感。
(二)按工作頻率分類
電感按工作頻率可分為高頻電感、中頻電感和低頻電感。高頻電感在技術上差距較大,許多廠商的產品不成熟。空心電感、磁心電感和銅心電感一般為中頻或高頻電感,而鐵心電感器多數為低頻電感。
(三)按用途分類
電感按用途可分為振蕩電感、校正電感、顯像管偏轉電感、阻流電感、濾波電感、隔離電感、被償電感,同時對需要通過大電流等情況會使用到捷比信功率電感。
振蕩電感又分為電視機行振蕩線圈、東西枕形校正線圈等。
顯像管偏轉電感器分為行偏轉線圈和場偏轉線圈。
阻流電感(也稱阻流圈)分為高頻阻流圈、低頻阻流圈、電子鎮流器用阻流圈、電視機行頻阻流圈和電視機場頻阻流圈等。
濾波電感分為電源(工頻)濾波電感和高頻濾波電感等。電感器分類的標準有好幾種,按照不同的電感器分類標準,所分的類別也有差別。
東莞共模電感在電源模塊輸入端的作用:
共模電感是指兩個線圈繞在同一鐵芯上,且繞制相反、匝數和相位都相同。常用于開關電源中過濾共模的電磁干擾信號,EMI濾波用于抑制高速信號線產生的電磁波向外輻射發射。
電源模塊輸入端加共模電感一般是為了減少輻射、降低高頻共模噪音。其對共模噪音有明顯的抑制作用,工作原理是當共模電流通過元件時,兩個電感的電感量會疊加。但是對于差模噪音,兩個電感量相當于取差,電感值減小,抑制效果會削弱。
共模電感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到EMC性能,主要作用是可以隔離共模信號,衰減外部共模干擾,從而降低對電源的影響。還可以衰減內部共模信號,降低對電網的影響。但是共模電感感量大對低頻騷擾的抑制效果好,對高頻卻可能會變差,而感量小了對低頻騷擾抑制效果差。
我們常見于電源模塊輸入端都有加X電容、Y電容和一個共模電感,電容對信號來說是低阻抗,起到旁路和去耦信號的作用。電感對信號來說是高阻抗,起到反射和吸收高頻干擾信號的作用。
兩根電源線對地之間干擾叫共模干擾,兩根電源線之間的干擾叫差模干擾,當電感和電容組合成濾波器,可以使濾波效果更好,電感電容起作用的頻段也會不同。和Y電容起到濾除共模干擾的作用,X電容主要是短路信號的作用,減小差模信號流過的路徑,進而減少電路中寄生參數引起的震蕩造成高頻發射。
當在設計時減去電感或者電容,剩下的部分還是起作用的,不過效果會差很多。一般來說,共模阻抗越大越好,在選擇共模電感時主要根據阻抗頻率曲線選擇,同時需要注意考慮差模阻抗對信號的影響。